索 引 号 | 640381026/2024-00045 | 发文时间 | 2024-11-04 |
发布机构 | 青铜峡市统计局 | 文 号 | |
公开方式 | 主动公开 | 有效性 | 有效 |
标 题: | 青铜峡市2024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 |
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,前三季度,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1.32亿元,按不变价格计算,同比增长4.8%,增速较上半年(3.5%)加快1.3个百分点,较上年同期(4.2%)加快0.6个百分点,增速位列沿黄6县(市)第3、吴忠5县(市、区)第4,全区22县(市、区)第12。分三次产业看,第一产业增加值26.83亿元,同比增长5.1%,比上半年(4.7%)加快0.4个百分点,较上年同期(8.2%)放缓3.1个百分点,增速位列沿黄6县(市)第4,吴忠5县(市、区)第3,全区22县(市、区)第15;第二产业增加值63.06亿元,增长4.0%,比上半年(0.8%)提高3.2个百分点,较上年同期(0.7%)提高3.3个百分点,增速位列沿黄6县(市)第3、吴忠5县(市、区)第4,全区22县(市、区)第14;第三产业增加值41.43亿元,增长5.8%,比上半年(7%)放缓1.2个百分点,较上年同期(7.5%)放缓1.7个百分点,增速沿黄6县(市)第1、吴忠5县(市、区)第1,全区22县(市、区)第1。从产业结构来看,三次产业结构由去年同期的17.7:51.1:31.2转变为20.4:48.0:31.6,第一产业占比提高5.3个百分点,第二产业占比下降3.1个百分点,第三产业占比提高0.4个百分点,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8.3%、40.7%和41.0%、分别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.9、1.9、2.0个百分点。分十大行业看,构成地区生产总值的十大行业增速呈“五快四稳一慢”,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、建筑业、营利性服务业、住宿和餐饮业、农林牧渔业分别增长10.9%、7.2%、5.3%、5.3%、5.0%;批发和零售业、非营利性服务业、房地产业、工业分别增长4.7%、4.3%、3.7%、3.6%;金融业增长1.7%。
一、农业生产形势稳定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7.6亿元,同比增长5.0%,比上半年(4.7%)加快0.3个百分点,较上年同期(8.2%)放缓3.2个百分点,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.9个百分点。三季度,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33.5亿元,同比增长5.5%,其中:农业产值为25.31亿元,增长5.6%,林业产值为1523.3万元,增长65%,牧业产值为6.42亿元,增长4.3%,渔业产值为9487.7亿元,增长8.1%,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为6686.0万元,增长4.7%。前三季度,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54.49亿元,同比增长5.3%,其中:农业产值为31.76亿元,增长3.8%,林业产值为2224.2万元,增长23.2%,牧业产值为19.94亿元,增长8.2%,渔业产值为1.39亿元,增长7.8%,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为1.18亿元,增长4.7%。从产业构成来看,农业产值占比58.3%,较上年同期(52.3%)提高6个百分点,拉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1.3个百分点;牧业产值占比为36.6%,较上年同期(42.4%)下降5.8个百分点,拉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3.6个百分点。从播种面积来看,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8.0万亩,同比下降0.3%,其中,复种面积12.77万亩,同比增长44.2%;蔬菜播种面积23.69万亩,同比增长15.0%,其中,叶菜类播种面积19.01万亩,同比增长62.4%;瓜果类播种面积1.5万亩,同比下降59.8%,其中,西瓜播种面积1.44万亩,同比下降61.0%;园林水果播种面积15.35万亩,同比下降14.5%;青饲料播种面积8.03万亩,同比增长5.2%;牧草播种面积1.13万亩,同比下降49.7%;从农产品产量来看,蔬菜产量42.59万吨,同比增长13.3%,其中,叶菜类产量25.11万吨,同比增长1.18倍;供港蔬菜产量11.59万吨,同比增长16.4%;瓜果类产量6.15万吨,同比下降58.21%,其中,西瓜产量5.99万吨,同比下降58.92%;园林水果产量4.6万吨,同比增长2.4%;牛奶产量32.7万吨,同比下降4.3%;青饲料产量16.3万吨,同比增长53.27%;牧草产量0.96万吨,同比下降80.4%;禽蛋产量1.7万吨,同比增长1.2%;水产品产量1.01万吨,同比增长6.4%。从出栏情况来看,生猪出栏9.7万头,同比下降20.3%;牛出栏4.5万头,同比增长45.3%;羊出栏14.9万只,同比下降17.9%;家禽出栏110.6万只,同比下降36.0%。
二、工业生产较快增长。前三季度,工业增加值55.9亿元,同比增长3.6%,较上半年(0.7%)加快2.9个百分点,较上年同期(1.2%)加快2.4个百分点,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.6个百分点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.2%,比1-8月(-0.4%)回升3.6个百分点,比上半年(0.1%)加快3.1个百分点,较上年同期(0.2%)加快3个百分点,增速位列沿黄6县(市)第4、吴忠5县(市、区)第5,全区22县(市、区)第18。全市98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78.5亿元,同比下降3.8%,比上半年(-7.6%)回升3.8个百分点,较上年同期(0.2%)下降4个百分点;分门类看,采矿业<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1.6%,下同>增长10.4%,制造业<占比53.2%>增长5.2%,电力、热力、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<占比45.2%>增长0.7%。分重点行业看,24个行业大类中有15个实现增长,重点监测的10个行业大类中有7个实现增长,其中占比最大的三个行业均实现正增长,电力、热力生产和供应业<占比44.8%>同比增长0.5%,上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0.2个百分点;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<占比23.5%>同比增长8%,上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.6个百分点;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<占比14.1%>同比增长11%,上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.7个百分点;分轻重工业看,重工业<占比96%>同比增长4.0%,轻工业<占比4%>同比下降0.9%。从工业产品看,9月份,规模以上工业33种产品中,有17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。其中,水泥23.7万吨,同比增长1.8%;商品混凝土17.6万立方米,同比增长90.8%;石墨及碳素制品3.8万吨,同比增长25.6%;初级形态塑料1.8万吨,与上年持平;烧碱(折100%)1.2万吨,同比下降0.3%;硫酸(折100%)2.2万吨,同比增长1.47倍;十种有色金属4.6万吨,同比增长6.5%,其中,锌0.12万吨,同比增长1.11倍;原铝(电解铝)3.6万吨,与上年持平;工业硅0.87万吨,同比增长30%。当月发电量20.76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2.7%,其中:火力发电量18.64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0.2%;风力发电量0.7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44.9%;太阳能发电量0.29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20.8%。从经济类型看,公有工业<占69.1%>同比增长2.8%,民营企业<占30.9%>同比增长3.9%。从企业经营看,全市98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3.81亿元,同比增长73.3%。实现营业收入308.78亿元,同比下降3.6%,发生营业成本280.71亿元,同比下降5.4%;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.47%,同比提高1.98个百分点。亏损企业数高达46家,与上年持平,亏损总额3.39亿元,同比下降47.2%。从能源消耗看,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耗量312.6万吨标准煤,同比下降10.9%,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3.7%。六大高耗能行业同比下降10.8%,其中,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增长0.8%,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同比下降29.5%,电力、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7.2%,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下降47.3%,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同比下降3.6%。规模以上工业生产电力消费量83.45亿千瓦时,同比下降8.13%,较1~8月(-9.15%)回升1.02个百分点。
三、建筑业增长加快。前三季度,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大幅增长30.3%,比上半年(27.6%)加快2.7个百分点,对建筑业增加拉动明显,实现建筑业增加值7.3亿元,同比增长7.2%,比上半年(2.4%)加快4.8个百分点,较去年同期(-3.7%)回升10.9个百分点,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.4个百分点。建筑业产值7.83亿元,同比下降1.4%,比上半年(-17.6%)回升16.2个百分点。
四、服务业增长放缓。前三季度,服务业增加值41.4亿元,同比增长5.8%,比上半年(7.0%)放缓1.2个百分点,较上年同期(7.5%)放缓1.7个百分点。重点行业拉动明显,占服务业比重前四(合计占比80.6%)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(占比28.3%)、非营利性服务业(占比27.6%)、金融业(占比12.6%)、营利性服务业(占比12.1%)分别增长10.9%、4.3%、1.7%、5.3%,对第三产业增长贡献率83.9%,对GDP增长贡献率34.4%、拉动GDP增长1.6个百分点。七大行业增速呈现“三快三稳一慢”,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同比增长10.9%、营利性服务业同比增长5.3%、住宿和餐饮业同比增长5.3%,批发和零售业同比增长4.7%,非营利性服务业同比增长4.3%、房地产业同比增长3.7%、金融业同比增长1.7%。
五、投资规模不断扩大。前三季度,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.4亿元,同比增长5.6%,比1-8月(5.3%)加快0.3个百分点,比上半年(5.9%)放缓0.3个百分点,较上年同期(3.6%)加快2个百分点,增速位列沿黄6县(市)第4、吴忠5县(市、区)第4,全区22县(市、区)第12。其中,市属投资53.33亿元,占总投资88.3%;区返投资7.09亿元,占总投资11.7%。市属投资中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完成50.4亿元,同比下降5.3%;房地产项目投资完成2.9亿元,同比增长23.7%。商品房销售面积4.62万平方米,同比增长37.9%,比上半年(12.2%)加快25.7个百分点;商品房销售额20458万元,同比增长24.8%,比上半年(9.1%)加快15.7个百分点。从产业分布看,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.43亿元,同比下降41.9%,占市属固投2.8%;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7.54亿元,同比下降2.9%,占市属固投74.5%;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1.43亿元,同比下降5.6%,占市属固投22.7%。分行业看,制造业完成投资21.35亿元,同比增长23.3%,电力、热力、燃气及水生产业完成投资16.19亿元,同比下降24%;基础设施完成投资6.17亿元,同比下降11.3%。从投资主体看,国有经济投资完成21.8亿元,同比下降23.1%,占市属固投的43.2%;民间投资完成28.6元,同比增长15.3%,占市属固投的56.8%。
六、消费市场运行平稳。前三季度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.64亿元,同比增长1.4%,比上半年(0.8%)加快0.6个百分点,较上年同期(-2.9%)回升4.3个百分点,增速位列沿黄6县(市)第4、吴忠5县(市、区)第5,全区22县(市、区)第18。城乡消费同步增长,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5.43亿元,同比增长1.4%,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.21亿元,同比增长1.7%。四大行业实现三升一降,批发、零售、住宿、餐饮业分别占比27.4%、53.7%、0.9%、18.0%。全市批发业零售额5.39亿元、同比增长4.0%,零售业10.54亿元、同比增长1.0%,住宿业0.18亿元、同比增长5.0%,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.53亿元、同比下降1.2%。限上限下增速双低,限额以上完成零售额3.95亿元,同比增长1.65%;限额以下实现零售额15.69亿元,同比增长1.38%。
七、财政收入回落。前三季度,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.42亿元,同比下降3.4%,比上半年(2.8%)下降6.2个百分点,较上年同期(10.3%)下降13.7个百分点,增速位列沿黄6县(市)第4、吴忠5县(市、区)第5,全区22县(市、区)第19。其中,税收收入4.37亿元,增长0.6%,非税收收入2.05亿元,下降11%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.38亿元,同比增长4%。金融增势良好,截至9月末,全市人民币存款余额211.19亿元,较上年同期增加22.82亿元,同比增长12.11%。人民币贷款余额180.47亿元,较上年同期增加19.81亿元,同比增长12.33%。
八、居民收入平稳增长。前三季度,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36元,同比增长5.9%,比上半年(7.2%)放缓1.3个百分点,较上年同期(6.7%)放缓0.8个百分点。分城乡看,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607元,增长5.2%,与上半年(5.2%)持平,较上年同期(5.7%)下降0.5个百分点,比全区(4.9%)高0.3个百分点,增速位列沿黄6县(市)第2、吴忠五县(市、区)第2;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43元,增长6.5%,比上半年(7.5%)下降1.0个百分点,较上年同期(7.4%)放缓0.9个百分点,比全区(7.0%)低0.5个百分点,增速位列沿黄6县(市)第5,吴忠5县(市、区)第5。从收入结构看,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8693元,增长3.2%;人均经营净收入5808元,增长8.9%;人均财产净收入628元,增长10.3%;人均转移净收入3479元,增长9.4%。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9882元,增长5.4%;人均经营净收入6743元,增长7.0%;人均财产净收入313元,增长14.7%;人均转移净收入705元,增长14.1%。
附件下载: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
主办:青铜峡市人民政府 承办:青铜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管理:青铜峡市网络和信息化办公室
宁ICP备17001306号 网站标识码:6403810007 宁公网安备6403810200002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