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会救助是托底性、基础性的制度安排,是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基石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青铜峡市聚焦困难群众需求,将一项项社会救助政策落到实处,犹如一束束微光,汇聚成温暖的炬火,不仅筑牢了兜底保障的防线,更让民生幸福持续“加码升温”。



11月12日,市民政局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先后走进三位失能老人家中,开展经济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和护理“两项补贴”服务项目,为他们洗衣服、擦桌子、收拾床铺,考虑到老人生活不方便,还为他们洗头、理发、按摩,让老人们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关怀与温暖。
老人家属闫淑琴说:“这几个月来,他们来给我擦身体,特别好,还给我收拾屋子,灶台擦得很干净,减轻了我的负担。”




“十四五”期间,青铜峡市深化社会救助体系建设,统筹“网格员+核查员+协理员”资源,织密织牢“市、镇、村”三级联动救助保障网络,健全“一门受理、协同办理”综合救助机制,实现社会救助服务网络100%全覆盖;在儿童福利、流浪乞讨救助、残疾人福利等方面,建立“物质+服务”分层分类救助体系和帮办代办机制,主动上门帮助行动不便、自理能力差的重病患者、重度残疾人等群体,创新“慈善+救助”机制,开展低收入群体兜底救助慈善项目,推动关怀政策落地见效,社会救助提标扩面。2022年青铜峡市被确定为全区“服务类社会救助”改革试点。2025年青铜峡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中心被评为“全区民政工作先进集体”。
五年来,开展“经济困难老年人整合照护服务项目”为2305名经济困难失能老人提供生活照护、健康照护、精神照护、社会支持、宁安照护、安全照护和应急照护服务23382人次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,为全市703名经济困难老年人提供“两项补贴”服务,提供助餐、助浴、助洁、助行、助医、助急、康复、护理等居家社区养老服务4649人次。累计发放救助资金5.79亿元,惠及低保对象1.84万人、特困人员287人,实施临时救助1.78万人次;建成市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1个,整合设立镇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站9处、儿童之家93个,实现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服务全覆盖;累计成功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21人次,其中寻亲成功29人,返乡75人,安置17人,受助人员接送返回率达100%;为5509名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3141.28万元,为4116名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2784.96万元。开展上门清洁、免费体检、假期托管等服务960余人次,发放困难家庭“温暖包”275份;开展低收入群体兜底救助慈善项目,接受捐款245万元。
微光成炬照亮前行之路,加码升温守护百姓幸福。站在“十四五”收官与新征程开启的交汇点,青铜峡市正在用行动证明,社会救助不仅是兜住底、兜准底,更是要兜好底,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千家万户。

市民政局副局长党孝勇说:“下一步,我局将聚焦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综合施策,完善低保、特困供养等基本救助、专项救助、临时救助制度,推动社会救助对象向低收入人口拓展。健全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,建强主动发现队伍,拓宽主动发现途径,形成‘一户一条救助链’。推行‘一门受理、协同办理’服务模式,探索创新‘物质+’等救助模式,大力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,推进社会救助扩围增效。”



宁公网安备6403810200002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