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青铜峡镇同进村有这样一位妇女,她凭借不等不靠的闯劲,苦练技术,不但在村里的扶贫车间实现了就业,还带动村里的其他妇女一同在扶贫车间工作,为乡村振兴注入巾帼力量,她就是陆秀芳。

在青铜峡镇同进村的扶贫车间里,吨袋编织机规律地运转着。扶贫车间负责人陆秀芳穿梭在工位间,熟练地指导着工友们的操作技巧。这位干练的农村妇女,用十年时间完成了从单亲母亲到致富带头人的蜕变。

十年前,还未在扶贫车间工作的陆秀芳曾独自走过一段十分艰难的路,作为离异母亲,抚养三个孩子的重任常常压得她喘不过气来。

随着同进村扶贫车间的建立,陆秀芳也迎来了生活的转机。她第一时间到扶贫车间报名成为一名编织工,起初工作并不顺利,每天只能编织七条袋子,收入少,为了增加收入,她曾尝试继续外出打零工,但高强度的工作让身体难以承受,重返车间后,陆秀芳下定决心苦练技术。
随着操作技术日益精湛,陆秀芳的月收入从最初的一千多元增长到三四千元,她也凭借出色的技术和踏实的态度,被提拔为车间负责人。这份稳定的收入让她的生活条件得到实质性改善。在自身得到发展和提升的同时,陆秀芳也不忘“先富带后富”,她经常鼓励同村家庭妇女走出家门,介绍她们到扶贫车间就职,在照顾好家庭的同时有一份稳定的收入。截至目前,已介绍吸纳同进村40多名妇女就业,每人月收入普遍达到三千元以上。

工友马娟说:“最开始这个机子我不会用,她给我教机子的怎么使用,教袋子怎么扎,一步一步来,一步一步的教,阿姨特别有耐心、热心肠,特别负责任。”

工友丁小兰说:“之前我是一名家庭主妇,经过老陆介绍,我到这边工作。既照顾了家庭,又能挣点零花钱。她也是一个女强人,我们都很佩服她,也挺感谢她的。”

从为生计奔波的单亲母亲,到带领全村妇女共同致富的车间负责人,陆秀芳用十年坚守,与40多名移民村妇女用一双双巧手,从困境中“编织”出幸福生活,走出了从“一个人”到“一群人”的共富路,在同进村这片土地上共同编织出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。陆秀芳说:“幸福是奋斗出来的。我们这些女人在这里边干活,我觉得挺幸福的,有了稳定的收入。”



宁公网安备64038102000023号